外观检测标准:检查仪表外壳是否存在裂纹、变形,显示屏是否有划痕或显示异常;重点确认接线端子无松动、氧化现象,确保通信接口、操作按键功能正常。
配件清单核对:对照装箱单,清点电源线(220V 国标插头)、RS485 通信线、传感器专用屏蔽线、安装膨胀螺栓等配件,建议建立《设备配件管理台账》。
环境指标 | 推荐标准 | 风险提示 |
安装位置 | 距皮带机控制箱≤2 米,水平安装 | 远离变频器、电机等强电磁干扰源 |
温湿度范围 | 0-40℃,相对湿度<85% | 高温环境需加装散热装置 |
电源要求 | 220V±10%/50Hz,配备 1kVA 稳压电源 | 未稳压供电可能导致计量误差增大 |
固定安装流程:使用 M6 膨胀螺栓将仪表固定于控制柜垂直面板,确保倾斜度≤3°;建议加装防震垫片,减少机械振动对计量精度的影响。
线路连接标准:
称重传感器:红(+EXC)、黑(-EXC)、绿(+SIG)、白(-SIG)按色标接入对应端子
速度传感器:三线制(电源正、电源负、信号)采用屏蔽线连接
通信接口:RS485 总线需终端匹配 120Ω 电阻
通电自检操作:接通电源后观察仪表启动画面,确认无 "ERR01 传感器故障" 等报警代码;检查背光亮度、按键响应灵敏度是否正常。
校准实施步骤:
零点校准:皮带空载运行 15 分钟后,执行 "自动调零" 功能,重复 3 次取平均值
量程校准:在皮带中部均布 10 吨标准砝码,通过 "砝码校准" 菜单输入实际重量,调整系数使误差<±0.2%
单位与精度设置:在 "系统设置" 菜单选择 kg/t 重量单位,流量单位可选 t/h 或 kg/min;设置小数点位数(建议保留 2 位)。
皮带参数录入:准确输入皮带周长(m)、带速(m/s)、托辊间距(m)等参数,其中带速误差需控制在 ±0.5% 以内。
报警阈值设定:
流量上限:按生产额定值 110% 设置
传感器故障:设置称重信号丢失超 5 秒触发报警
通信协议配置:选择 Modbus RTU 协议,设置从站地址(1-247)、波特率 9600bps、数据位 8 位、停止位 1 位、校验位 NONE。
开机流程:依次接通总电源→仪表电源→皮带机电源,等待仪表完成自检(约 30 秒)后进入主界面。
实时监控:重点关注瞬时流量波动范围(正常 ±5% 以内)、累计重量曲线平滑度,发现数据突变立即检查皮带负载状态。
历史查询:通过 "数据查询" 菜单,可按日期 / 班次检索近 30 天的累计重量、班产量等数据,支持 U 盘导出 CSV 格式文件。
数据传输:配置上位机软件参数与仪表一致,使用 ModScan32 等工具测试通信连接,确保数据刷新频率≤1 秒。
清洁要求:每周用微湿无尘布擦拭显示屏,禁用酒精等有机溶剂;每月清理仪表散热孔积尘,防止过热报警。
线路检查:检查接线端子紧固扭矩(标准值 2.5N・m),发现氧化迹象及时用砂纸打磨处理。
维护项目 | 周期 | 操作要点 |
精度校准 | 每季度 | 使用标准砝码按首次校准流程操作 |
传感器检测 | 每半年 | 测量传感器输出阻抗是否在额定范围 |
系统升级 | 每年 | 联系厂家获取最新固件,通过 USB 升级 |